上海援疆医生在叶城县中医(维医)医院开展医共体培训
常见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新疆开展医疗援疆临床工作中发现叶城县贫血的发病率并不低,为进一步发挥好上海医疗援疆“传、帮、带”的作用,上海宝山区援疆医生、宝山贫血防治联盟办公室秘书、叶城县中医(维医)医院中西医结合科石岭主治医师于2023年5月17日下午开展了一场面向叶城县中医(维医)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主题为《常见贫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医共体培训讲座,线上线下包括县中医(维医)医院和22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共计1213名医务人员参加培训。
贫血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不仅影响个体体能,而且影响多种疾病的预后。但是,由于患者不重视、医生不认识或认识不全面,存在普遍的漏诊、漏治甚至误治,导致很多贫血患者得不到及时、正确地诊断和治疗。此次培训上,石岭医生结合本院最近出具的一份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常规报告的解读,从贫血的定义、程度分级、病因和形态分类、临床表现、诊断要点等方面全面详细地做了讲解,并结合2例自己临床真实典型案例带领参训医生对常见的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演练。
整个培训内容丰富,案例详实生动,深入浅出,现场互动热烈。通过这次讲座切实提高了叶城县中医(维医)医院及叶城县下属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护人员对临床上常见贫血的认识和诊疗能力。接下来石岭医生将以宝山贫血防治联盟为依托,将宝山贫血防治联盟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叶城县,进一步加强叶城县区域内贫血性疾病的管理,在分级管理制度框架下,实现该疾病从宣教、预防、治疗、调摄的全过程管理,并结合“中医治未病”工作,推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叶城县贫血性疾病中的推广和应用,为叶城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贫血防治人才队伍。
宝山贫血防治联盟Logo
宝山贫血防治联盟Logo设计理念及含义
1.中间形状为宝山区区域图,象征宝山贫血防治联盟的主体和定位。
2.区域图形似英文字母A,既代表贫血anemia,也代表防治against,还体现了宝山地区贫血防治工作勇于争先的精神。
3.一滴鲜血,代表贫血的防治既需要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行动起来,献出爱心。
4.外围的正红色预示着贫血纠正的目标,宝山贫血防治联盟的中英文名称也蕴含中西合璧,协作共赢。
5.BLAA为BaoshanLeagueAgainstAnemia的缩写,中间淡黄色象征温暖,醒目的标志提醒大家关注贫血。
整体设计简洁大方、生动活泼、配色合理、内涵丰富。
宝山贫血防治联盟简介
全国第一个专病联盟——“宝山贫血防治联盟”于2018年6月14日正式成立,联盟以“管好贫血,用好血”为口号,旨在加强区域内贫血类疾病的管理,在分级管理制度框架下,实现该疾病从宣教、预防、治疗、调摄的全过程管理,并结合“中医治未病”工作,推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在该病种中的推广和应用。
在上海市宝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宝山贫血防治联盟”已成为包括1家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联合体,已建立1个贫血防治中心(设立在宝山医院血液科),10个贫血防治工作站,在联合体框架内实现贫血病人的同质化管理,双向转诊。
联盟运行5年来,举办贫血防治学术沙龙及讲座10余次,国家级及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学习班4次,贫血患教会3次,培养贫血防治“全专人才”11人,累计培训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1400余人次,指导成员单位成功申报上海市卫健委科研课题1项,完成联盟内转诊、会诊百余人次,开创了上海北部地区血液病防治工作的新局面。所开展的贫血防治、管理等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了区域内居民对贫血的认知,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对贫血的诊治能力,得到了宝山区卫健委领导的首肯,所形成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专家简介
石岭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山医院血液科主治医师
从事血液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0年,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种类型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血液系统常见疾病
参编专著2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科普文章1篇
2021年入选第四批上海中医药大学“临床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资助计划”项目
2022年入选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优秀青年医学人才项目
学术任职: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第二、三届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第一、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第五届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教育促进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委员
作者: 宝叶零距离微信公众号